從二億年流傳至今的蕨類生態傳奇之中,《雙扇蕨》無疑是非常受人注目的一群!
在台灣,陽明山、東北角山區,都是《雙扇蕨》盤據的大本營
崛起於侏儸紀時期的雙扇蕨,物種曾經遍佈全球,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
經過幾次冰河去來之後,只能一路往南退縮
到如今,只剩日本、台灣、中南半島、澳洲、大洋洲一帶
僅能在南半球守住最後生存的版圖
每一次見到雙扇蕨,都讓我不自覺聯想到義大利的《佛羅倫斯》
回顧雙扇蕨如今的處境,有點類似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啟蒙者---
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家族》的命運!
全盛時期啟發整個歐洲的人本思想,引領科技、建築、雕刻、繪畫的提升
引導窮困的農民,脫離教廷的黑暗統治,功成之後,卻無法全身而退
家族血脈因近親繁衍,走入無以為繼,一步步邁向滅絕的窘境
再加上神聖羅馬帝國的勢力瓜分,招來奧匈帝國大軍壓境,兵臨城下!
最後,只得做出最壞或的打算,也是最好的選擇
把所搜集的文藝復興瑰寶藝術品,全部捐出留給佛羅倫斯,以供後世人們景仰!
在台灣,雙扇蕨的生態很教人疑惑
只有在東北角、陽明山和墾丁半島、蘭嶼、綠島
台灣南北兩端才能見到它的蹤影
他們說,這是熱帶雨林植物的分佈現象!
接受東北季風以及西南氣流的海風吹拂,前後夾擊,才得以盤聚立足!
這樣的行徑,類似大航海時代的海上霸權---西班牙、葡萄牙到處殖民搜括
佔據台灣南北兩端以宣示主權!
雙扇蕨喜愛陽光和潮濕的水氣,和筆筒樹的生態極為相似
具有強韌的個性,長走莖扎實的攀爬在邊坡或岩壁上
喜愛盤據道路兩旁迎風面,破裂的傘狀羽片迎風搖曳生姿
粗曠厚實的風味,彷彿兩把破裂的雨傘,又被稱為破傘蕨
葉脈還保有二叉分支的古老特徵,基因凍結侏儸紀時期!
經過億萬年來環境衝擊,也未曾改變這古老的血統
二叉分支的葉脈,古老蕨類的特徵之一
雪山山脈的尾稜---東北角虎豹潭一帶,沿途佈滿雙扇蕨
喜愛招風引蝶,展現羽片粗曠厚實的特殊風格,如歐洲貴族般的優雅自豪
換個角度來看,就如在一樓開服裝店的貴婦,花枝招展風風光光過一生
高位著生的崖薑蕨,也常成為老鷹的巢穴!
有別於山蘇或崖薑蕨喜愛住在高樓公寓,俯視芸芸眾生!
雙扇蕨的幼芽,變幻萬千的魔術家
能展現各種不同的姿態和造型,這是其他蕨類所不及之處
簡直讓蕨士深深著迷!
在蕨類光譜中,雙扇蕨都是數一數二的庭園植物,還未曾接受人類的馴化
人工栽培極其困難,我試了好多處,都鎩羽而歸,無功折返!
如果,妳漫步在東北角或陽明山,千萬別錯過雙扇蕨的英姿
那是品味台灣原生蕨類之美,不可錯過的極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