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記載著歲月的脈動與歷史的軌跡,也是引發旅人尋找桃花源的動機
近幾年,不斷穿梭台灣東北角海岸和山林秘境
從各種不同的層面解讀東北角的自然風貌
其中,有一條我最喜歡的路線,遠離人群,看山、看海、漫步雙溪小鎮逍遙自在
這條涵蓋多元深度的遊程,我戲稱為---《野獸之路》
漫步在野獸之路,能感受自然大地的芬芳氣息
山、水、鳥、魚、微風、陽光、幽潭、藍天、奇石、野獸……
因為太美,實在有點捨不得下筆曝光……
旅程的起點就從深澳的象鼻岩、蜂巢石地形景觀掀開序幕
東北角海岸的奇岩怪石,海蝕平台盡收眼底
見證地殼隆起三部曲的過程
南雅奇岩,形如霜淇淋的特殊造型,頗受來台自由行的遊客青睞
這是走水金九的熱門景點
漫步在龍洞岬步道,鼻頭角,像一座氣勢雄偉的海上長城
屹立在海岸,俯視湛藍的太平洋海域
我想,東北角海域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出色更漂亮的景緻了!
龍洞岬的釣場是東北角三A級的釣場
也是釣客被瘋狗浪捲入海中最多的釣點
雖然危險,但對胸懷大志的釣客來說
永遠會搬出一堆藉口和理由說服自己
還是會不辭辛苦陡下龍洞三支釣場,找大魚過招論輸贏!
除了藍天碧海和雄偉的地形景觀之外
在這裡,你可以放慢腳步,傾聽海洋生態的故事
隨著季節演繹,夏季迴游性魚類,搭乘黑潮暖流特快車來報到
進入三貂灣趕集的細漢---花飛、苦蚵、四破、硬尾、目孔、巴攏、紅尾冬---
成群浮游在緩流的海面上
後面尾隨的是鰹魚(煙仔虎)、白帶、紅甘筍
一群山東響馬,虎狼之輩,在後一路苦苦追趕---
路過澳底聞香下馬,品嚐新鮮的東北角海鮮,《黑白毛餐廳》價格公道!
午後,離開東北角海岸線,循著102甲線道進入雙溪鄉
沿途純樸的田園風光,包準心曠神怡!
雙溪,夏天廢耕的農田,長滿了野薑花,來這裡準沒錯!
雙溪盛產山藥,鄉民務農為生,民風純樸,車少路寬,自行車愛好者的天堂!
雙溪怪屋,故事說來話長,只為賭一口氣!
往虎豹潭產業道路沿途幽靜、平坦,不要急於趕路,漫漫欣賞!
春天,元月的山櫻,三月的杜鵑
夏日,藍天、新綠滿枝頭
秋日,芒花遍野,不輸草嶺古道!!
還有,沿途長滿了《雙扇蕨》,又有「破雨傘」之稱
這種在侏儸紀時期就出現在地球的古老蕨類
只分布在南半球,在台灣只生長在陽明山和東北角!
偷偷透露,雙扇蕨也是做乾燥花的好材料!
虎豹潭是北勢溪上游,處處淺瀨、幽潭溪水清澈,風景如畫!
來虎豹潭記得帶土司餵魚---鯉魚、竹竿頭,石斑、一枝花---魚群滿溪
每次,看著溪中魚類搶食的盛況,讓我感動不已!
溪流生態保育的觀念已在台灣各地慢慢紮根了!
告別虎豹潭之後往宜蘭方向續行,叩訪最後一站---鷹石尖
雖然逐漸進入尾聲,然而,這時才真正的要踏進《野獸之路》
後段路程進入雪山山脈的尾稜,人跡罕至,沿途崇山峻嶺,野獸出沒頻頻!
隱遁在叢林內的鳥獸,最愛在黃昏時出來覓食
雖然是開車,我總是用很輕柔的態度和心情,握著方向盤,輕輕的踩著油門
深怕驚動出來漫遊的任何生物
清點過往,台灣藍鵲、藍腹鷴、山豬、獼猴、穿山甲都曾有一面之顏!
奇緣可遇不可求,心中默默祈禱,期待一段美麗的邂逅!
在鷹石尖山頂,俯視湛藍的太平洋以及東北角海岸線
和佇立在海中的龜山島,互相遙望對話
黃昏歸航的漁船,從四面八方駛入大溪漁港
這裡,該是東北角最美麗的制高點!!@
夢再美,終須返回五里紅塵
《野獸之路》除了山水景觀之外,還有令人期待的美麗邂逅!
幸運的旅人,各有不同際遇,用心觀賞終會有所收獲!
在台灣,輕鬆開車建行、旅遊
包準你找不到第二條如此深度多元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