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紀的世界,無論是歐洲或亞洲都同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
對於歐洲文化和藝術、科學的進程中,蘊藏著人本思想的文藝復興運動
從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家族開始萌芽發展
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開闊了人類的心靈豐美了生命
擺脫中世紀黑暗歐洲,封建壓迫,教會剝削的陰鬱生活
不斷的學習創新、改變歐洲以至於世界的文明基礎
西元1453年信奉伊斯蘭教鄂圖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崛起
率軍攻佔君士坦丁堡,滅掉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奠立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的根基,君士坦丁堡改稱伊斯坦堡至今
從此影響歐洲文明千餘年的羅馬帝國的時代灰飛煙滅
正式告一個段落,歐洲進入另一個合縱連橫的---神聖羅馬帝國的時代!
有人說 :
沒有羅馬的文治武功---
中古黑暗時代的東羅馬帝國和基督教這兩大文明的堡壘無以建立。
沒有羅馬文化的餘暉---
就沒有文藝復興的文明曙光,拯救黑暗時代的死寂文化。
沒有羅馬的輝煌---
整部西洋史要改寫;今日的西方世界會呈現另一種面貌。
在亞州,十五世紀對於吳哥王朝卻是盛極而衰的年代!
西元1430年吳哥王朝大難臨頭,暹羅人(泰國)從西方入侵兵臨城下
經過一年的圍城戰爭,暹羅軍隊攻入《大吳哥城》
吳哥王朝開始崩潰被迫棄守,不得不撤退遷都金邊
此後大、小吳哥古蹟被柬埔寨人遺棄成為廢墟
熱帶蠻荒叢林逐漸覆蓋這座數百年的古城和神廟
就像被惡魔盤聚的城堡,不許任何生物侵入存在!
《吳哥窟》就此隱遁在蠻荒叢林荒煙蔓草之中
為世人所遺忘,時間長達482年!!
因戰爭而帶來致命毀滅的《吳哥窟》古蹟
漂蕩在時間長河裡,被捲進熱帶叢林的生態演化中
再堅固的藝術建築,終究不敵生態的扼殺和侵襲;
熱帶的木棉樹和絞殺榕,像惡魔般盤聚吳哥古蹟,盡情的摧殘肆虐!
木棉板根的力道隨著歲月的累進
一寸一寸鑽破寺牆廊柱在《塔普倫寺》形成特殊的生態景觀!!
可以清楚看見兩著之間的拉扯和抗拒,到處斷垣殘壁,東崩西倒,形成一座危廟
自然界的競爭無時無刻都在默默的進行!
這樣奇特而極其少見的生態景觀,發生在吳哥古蹟之中,更增添它的賣點!
然而,柬埔寨為了國家的發展需要,不得不開放讓觀光客進入參觀和踐踏
再加上電影《古墓奇兵》的場景的宣揚
更為吳哥窟添加神祕色彩和傳奇故事,快要喧賓奪主
光芒幾乎蓋過《小吳哥寺》,成為觀光客必去的景點!
奇怪的是,在吳哥古蹟之中,單單只有《塔普倫寺》有此種生態奇觀發生
實在令人百思不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