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小吳哥寺》的石板大道上,愰若隔世,內心感觸良多!
這個百廢待舉的國家,在十二世紀物質缺乏的年代
有能力在熱帶叢林的沼澤環境裡
以35年時間創造如此壯闊的藝術建築
實在難以想像,當年吳哥王朝強盛的國力和統治者的毅力和決心
在中世紀的歐洲,所有建築藝術創作包括古羅馬圓柱
高聳的哥德式、線條造行複雜多變的巴洛克式建築
全部以教堂為藍本,奉獻給上帝!!
埃及的《金字塔》,中美洲的《馬雅文明》,南美州馬丘比丘的《印加帝國》
無論是亞洲或歐洲,所有偉大藝術創作,全部指向一個方向--- 為神服務!!
教堂和廟宇是進入天堂的入口,為了求來生,你必須要有虔誠的信仰
你不得不承認和信服,信仰的力量是那麼驚人!
這些人類的智慧結晶,所遺留的藝術和文化創作
《小吳哥寺》,是十二世紀(西元1114年)吳哥王朝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
以印度教的教義,結合【神王信仰】
舉全國之力,建造一座吳哥王朝的太廟
原意為印度教保護神「毗濕奴的神殿」
十三世紀時闍耶跋摩七世在經歷和越南占婆人的戰爭之後
改信奉大乘佛教為國教
直到十五世紀初葉暹羅入侵吳哥之後
因暹羅人信奉上座部佛教,吳哥寺變為上座部佛寺
此後吳哥寺一直是上座部佛寺,延續至今!
原來供奉在主神殿頭戴冠冕的八臂毗濕奴神像
被搬到第一層西門迴廊當守門神了
1992年,聯合國將小吳哥寺古跡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小吳哥寺是建立在熱帶叢林與沼澤濕地之上
占地三百餘公頃,可說是一座巨大的水上城市
此區氣候深受季候風影響,旱季和雨季時的地下水位變化很大
190米寬的護城河,雨季時護城河形成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儲蓄泛濫的雨水
西面入口處,小吳哥石板大道兩邊流線型的七頭蛇《那伽》
傳自印度,身軀匍匐地面的欄杆造型,象徵人世間和神靈世界的連結
高棉人視為水的化身,也有類似台灣土地公的地位
昂首如扇,威風凜凜,令人印象深刻!
小吳哥寺的迴廊浮雕浮細緻,舉世聞名
有印度教的《摩珂婆羅達》與《羅摩衍那》兩大史詩神話故事
以及創世紀神話---《攪動乳海》的圖案
還有《地獄與天堂》警世圖境
導遊會蜻蜓點水,撿些有趣的圖景解說
以台灣人對印度教的認知,簡直是鴨仔聽雷霧煞煞,只能湊熱鬧了!
台灣人常掛在嘴裡的一句俚語—《人比人氣死人!》
五百年前,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在羅馬《西斯汀教堂》穹頂花了四年所繪的偉大創作---【基督‧創世紀】
這幅無價之寶被梵諦岡教廷派重兵看所,細心呵護著!
再回頭,看小吳哥寺的國寶浮雕,只能任它風吹雨打
苦其心志,自嘲「真金不怕火」!!
論歲數,小吳哥的珍品還癡長三百年呢!要怪
只能怪柬埔寨的歷史人物少了《梅迪奇家族》和《米開朗基羅》了!
爬上廟山主壇是小吳哥寺的重頭戲
陡峭的台階已架上鐵梯,方便遊客上下參觀
循著四方迴廊巡禮,斷垣殘壁的景象,更令人懷念它曾有的風華年代!
有趣的是,石壁不少仙女舞蹈的浮雕,乳房都閃閃發亮
那些都是遊客鹹豬手的傑作,聽說會帶來好運道!
就像是義大利《維諾納》浪漫傳說的女主角—
《茱麗葉》銅像閃亮的美胸,在旅途中增添些許趣事
臨別之際,小吳哥寺上空劃出一道美麗的彩虹
彷彿如印度教義,那是由人通往神界的橋樑
我們有幸進入這塊柬埔寨聖地,親眼目睹夕陽西下
《小吳哥寺》最美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