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進入充滿生機與活力而又荒野的原始森林,心中有著莫名的興奮
彷彿即將穿越時光隧道,進入遠古洪荒世界啟動森林探險的旅程
在尋訪蕨類的旅途,心中都有一股很深很深的期待
除了探索森林生態與地形景觀之外,也希望能看見令人驚艷的蕨類生態
但對於新物種的發現,就不敢有所奢望
因為那種千載難逢的奇遇,窮其一生不可得!
日本公園內的問荊
日本問荊
溫帶移民---阿里山櫻花樹下問荊
台灣問荊
當年,在阿里山山區無意中發現來自溫帶的新移民---《問荊》
在台灣落地生根,為台灣的木賊科蕨類版圖添加一筆新的記錄種
這種古老的擬蕨類屬於溫帶物種,在日本像是路邊的野草
連市區公園到處見得到,如今搭著東北季風,到台灣中海拔山區落地生根
台灣的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對於生物的移居,都能給於最大的包容
只是對農家而言,這樣的包容力,不知道是幸或不幸?
總有除不完的野草和病菌蟲害!「娶媳婦甲嫁妝」,由不得你選擇!
尋訪蕨類的歲月,像一幅捲軸的藏寶圖,緩緩攤開,一路都是未知!
磨劍十年,總是在不停的追尋中渡過!
迷戀於蕨類的歲月,終究還是讓我碰上奇跡
去年,在北部天母後山步道很幸運的發現碗蕨科的變種蕨類
初見的那一刻,還以為是台灣蕨類封神榜的成員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疑問越來越多,幾乎可以確定這是新的變異種
生物的演化是一條漫長的路程
台灣複雜的生態體系,不斷的融合和新的變異尋訪蕨類的旅途
無意中見證了台灣蕨類演化的傳奇故事,我何其幸運!
粗毛鱗蓋蕨
粗毛鱗蓋蕨羽片
在台灣蕨類的光譜裡,碗蕨科是屬於近代的蕨類的一群,族株具多細胞毛
但還沒有演化出鱗片的物種,是近代蕨類裡較為古老的一群蕨類
碗蕨科的物種是最熱愛日光浴的蕨類
《蕨、姬蕨、碗蕨、栗蕨、巒大蕨、熱帶鱗蓋蕨、粗毛鱗蓋蕨、刺柄碗蕨》
都是生活在陽光直射的山坡或是森林破空地帶的先驅蕨類
渾身充滿熱情,耐旱的本事,絕對不輸給腎蕨!
這樣的環境也能存活,真不可思議!
粗毛鱗蓋蕨的變異種
急縮重疊的扇形小語片
這株碗蕨科的變種蕨類,它生長在環境苛刻惡劣的水泥台階步道上
應該是《粗毛鱗蓋蕨》劈腿外遇的結晶
草質狀的葉片,葉柄和葉軸長滿多細胞毛,保留著碗蕨科的重要特徵
最變異之處是二回游離脈的羽片,所長出的扇形小羽片
除了急縮之外還部分重疊的特殊造型
這樣迷妳造型的蕨類,在蕨類的演化過程裡,比較屬於著生或岩生的環境
而碗蕨科物種都是地生的蕨類,族群葉片都屬於中型蕨類
羽片突然增大,出現「返祖現像」
另外脈絡可循最明確的變異跡象
應是有些葉片末端羽片突然增大,出現「返祖現像」
約略顯露出粗毛鱗蓋蕨的身影
未來,她是否能長出孢子,繁衍下一代,只能拭目以待!
不過,聽說機會不大,賣肖想啦~~~~~~!
「一台二粗三熱帶」這是初學蕨類者都要傳誦的口訣
指的就是碗蕨科某些物種的回數,在低海拔的環境裡
到處都可以見《台北鱗蓋蕨、粗毛鱗蓋蕨、熱帶鱗蓋蕨》的蹤影
如影隨形,無所不在! 這應是出學蕨類的第一類接觸
以【氣質鑑定法】的觀點,在碗蕨科裡,我最欣賞的是《粗毛鱗蓋蕨》
修長的身影,迎風搖曳,就像玉樹臨風的長袍書生頗有君子之風!
人生的際遇總是希望多彩多姿,包括情人、老婆、事業、美食、旅遊---等等
那是一種會讓妳刻骨銘心,永難磨滅嵌在心底深處的回憶
對於蕨類的啟示,如今還在思索
也許,就像蕨類捲曲的幼芽,永遠都是一道無解的謎題?
然而,能肯定的是「與蕨共舞」的歲月,無疑,是我最幸福的時光!
台灣蕨類給了我夢想藍圖,寄情山水,為蕨走天涯
將蕨類視為至友、家人,這份依戀,只有懂「蕨」的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