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秋,驛動的心再也按耐不住
提著釣竿往後車箱一甩,發動引擎後就沿著二高,一路飛奔南下,歸心似箭
這次,除了進「曾文水庫」渡假外,還要順道造訪東石的「鰲鼓濕地」
早年就曾聞「鰲鼓」之名,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如今,總算要一了心願
台灣西南沿海是沙礁交匯地形,有不少的海埔新生地,「鰲鼓」就是其中之一
「鰲鼓溼地」是國內最大的溼地,佔地1500公頃,屬於台糖的海埔新生地
由水田、旱田、淡、鹹水沼澤、泥灘地、防風林組成的荒郊野地
遠遠望去,海闊天空!一望無際!
不用說,都知道
這,一定是鳥類生態最豐富的地區
這裡,也是台灣最大的猛禽越冬區
想想,當個鳥友也很幸福
記得,在三腳南山下的黑森林裡,目睹「藍腹鷴」悠閒散步的高雅神情
雖然只是驚鴻一瞥,至今仍難以忘懷!
除了鳥友、釣友情有獨鍾之外,一般遊客很少進入
因為,鰲鼓 的知名度不高,路難找
再說,不釣魚、賞鳥,進來也不知道玩什麼?
有啦,只能喝西北風!!
小白鷺算是「鳌鼓」的「在地仔」,水塘、沼澤有很多吳郭魚,好賺呷!
那天,就提著釣竿跟著大哥,沿著河堤長驅直入!
來這裡,釣魚只算是插花附帶的,因為對象是很不起眼的……
在 鰲鼓溼地 的半鹹水沼澤裡,有野生台灣原種吳郭魚
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鹹水福壽」,尾鰭邊有紅色的那種吳郭魚
它的肉質細緻,一尾約四兩重,餐桌上的佳餚
難兄難弟,一齊來報到。
緊鄰六腳「排水大圳」,河道寬廣,直通外海,也受海流潮汐影響
,
所以,釣魚要看流水!
在半鹹水的環境,魚群聚集,黑鯛、夙目魚、豆仔魚、紅鼓、金目鱸會進入洄游
可想而知,橫跨在大圳的「鰲鼓舊橋」是釣友的快樂天堂,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裡,每天都有釣友來打卡報到,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