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花開、驪歌高唱的季節,再度回到嘉義「蘭潭」
看落日、夕陽、約會散步,「蘭潭」是嘉義公認最美、最浪漫的地方
嘉義人稱為「紅毛埤」
常常憶起童年吵架回嘴的那一句:
「紅毛埤,無瞌蓋,緊去跳」!
從 台北 回到 嘉義 直奔「劉里長雞肉飯」、「黑松春餅」
飯後再來一碗「涼粉裸」,千里迢迢,總是要吃夠本!
再直搗大埔,來回六百公里,殺進殺出,!
只為「曾文夜釣」!染上「釣癌」,樂此不疲!
釣魚之外,巧逢龍眼成熟,吃的不亦樂乎
「鈕仔眼」,就是跟 鈕扣 大小差不多的龍眼,果食肉甜多汁
在「台北人」眼裡,是發育不良的次級貨,肯定沒人理睬
「鈕仔眼」,是道地的台灣原生種,就是「原住民」啦
是我們小時候在吃的龍眼,童年的味道,總是會特別懷念
清晨,大埔 湖濱公園 漫步,寧靜雅緻,景色迷人!
不經意中,看見非常熟悉的景物,地上有一個浮起的小土堆
那是,一種小生物的巢穴的特徵
竟然找到記憶中的童玩遊戲--灌肚猴!
它跟抓「蟋蟀」一樣迷人,幾乎在農村長大的小孩,都曾經玩過
曾經,它是一道可口的農村傳統小吃—油炸肚猴
那已是太遙遠的往事了
在一股衝動的意念驅使下,回頭提著三瓶水,就地打拼
用樹枝撥開浮土,地上出現一個小洞口
對準洞口灌水,水是嘩啦嘩啦!溜進洞內
溢滿洞口,水慢慢消退,再灌水
水淹巢穴,直到「肚猴」爬出洞口
不久,它終於現身出來了,在洞口探頭,兩眼東張西望,摸不著頭緒
用樹枝截退後路,撥開土洞,「肚猴」終於跳出洞口
現身在眼前,一副驚恐無辜的神情,看著眼前的人群
在一霎那,周邊响起一片歡笑聲
跳躍和滿足的成就,填滿在內心裡,回味美好的一刻!
一群土匪、菁仔欉!公然侵門踏戶,無法無天!
對不起!實在是很思念,無法度!借玩一下!
「肚猴」---台灣大蟋蟀
「肚伯仔」---螻蛄
「肚棍仔」----蚯蚓
「肚枴仔」---蝌蚪
「黑龍」---黃斑黑蟋蟀 (母)
台灣農村裡,傳統的童玩有“四怪一哥(蟀哥)”!
「肚猴」---台灣大蟋蟀
「肚伯仔」---螻蛄
「肚枴仔」---蝌蚪
「肚棍仔」----蚯蚓
「黑龍」---黃斑黑蟋蟀(蟀哥—曠野的小提琴手、鬥蟋蟀的主角)
四怪一哥(蟀哥)!
對生在幸運年代的「歐吉尚」,它們是童年永難抹滅的快樂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