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孤立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及亞熱帶和溫帶的交界處
從三百萬年前誕生以來,其宿命從來就是紛爭不斷,雞犬不寧
無論是人文的變動,或是自然界的進化與循環 變化
造成戰爭,颱風、地震、下雪,土石流等歹康一堆
動植物、昆蟲、鳥類從赤道到極地的物種
穿越時空,乘坐 高空氣流、UPS飛鳥托送,或是冰河時期散步過來
都陸續 移民跑路到臺灣來湊一腳,臺灣像是一個被高度壓縮的空間
匯集著各種生物,擁有世界獨一無二地理特性
細葉實蕨
在這高度競爭的生態體系,蕨類雖只是扮演其中的配角,卻是亂中有序
跨越臺灣的北迴規線,把低海拔蕨類分割 成南北兩大區塊
熱帶和溫帶蕨類各據一方,分庭抗禮,氣 候成為強勢的守護神
偶爾有越界移民的蕨類,只是如曇一現而已
連 珠 蕨
來自北方的溫帶蕨類孢子,利用東北季風飄洋過海
在臺灣,東北部中、高海拔地區落地生根,建立龐大 的勢力範圍
台灣東北部受北降趨勢影響,某些界面地帶是溫帶蕨 類的精華
這些區域之中,橫斷東北部的北橫公路, 擁有非常豐富的蕨類資源
也是絕對不可錯過的賞蕨 景點
翅柄三叉蕨
北橫生態系統源於雪山山脈,是目前台灣最大的檜 木純林
這個區域受東北季風的影響,終年雲霧纏繞
從鎮西堡開始經司 馬庫斯到鴛鴦湖、再轉西支稜
接北桃屋脊稜脈的塔 曼山、拉拉山、南北插天山一帶
幾乎都是擎天立地 的神檜
這條漫長的綠色植被帶,無疑是台灣神木的故鄉
這片廣大的檜木森林,就像是守護神在庇護著淡水河主要支流---大漢溪流域
如一座森林水庫在涵養水 資源,調節淡水河流域的水量
以供應北台灣都會區生活所需
北橫延著北桃屋脊稜脈山腰等高線闢築,以巴陵為分界線
巴陵以西開發較早,屬於低海拔亞熱帶氣候,向陽乾燥
蕨類物種除平地常見之外,另有黑心蕨,廣葉星蕨 ,臺灣鳳尾蕨
觀音三叉蕨、槭葉石葦、薄葉碎米蕨、長 葉鳳尾蕨、槲蕨
大葉骨碎補等都屬不可錯過觀賞的上等 佳品
達觀自然保護區位於上巴陵,是世界少有的檜木霧林 環境
終年雲霧纏繞,簡直就是臺灣溫帶蕨類生長的天 ,蕨類歧異度甚高
據蕨類小組的調查共計20科109 種,瘤足蕨科家族是園區的指標蕨類
其它像鱗毛蕨科、蹄蓋蕨科、以及水龍骨科都是溫帶蕨類基本群眾
這些生毛帶角的地頭蛇,本來就很難剔頭,如今又全聚在一起
搞得一群蕨士個個眉頭打結,頭痛不已!
在這裡,無論是頹廢傾倒的腐木表層,或是源頭小山澗的岩壁隙縫裡
滿佈蕨類,充滿野性的自然空 間,是千百年來自然形成,人力永遠無法取代
巴陵以東,即是進入馬告國家公園,受東北季風影響 ,潮濕多雨
北降趨勢非常明顯,雙蓋蕨屬的五天王---庵 美、德氏、廣葉
川上、臺灣雙蓋蕨等沿線密生,裏白、 芒萁竟然雙棲雙宿,比鄰而居
紫萁、巒大蕨、地刷子從 2000公尺涼溫帶也移民落腳定居
在高干溪源頭溪谷裡,極為少見的雉尾烏毛和紅苞蹄蓋竟然掛滿山壁
路旁頂芽狗脊蕨取代低海拔的東方狗脊蕨,狗脊蕨屬特有的朱紅色幼葉
從來就是最引人注目的焦點;還有那可愛的稀子蕨不定芽
該是生存演化中,巧 奪天工之作,非常有趣
明池是北橫的霧都,午後總是霧雨迷濛,一年難得幾 天放晴
苔蘚、蕨類無一不在,這裡是臺灣最美的隱花世界
也是台灣唯一而難以取代的
蕨類的葉影風采、苔蘚 的柔綿翠綠,寂靜的大地
隱約釋放出一份神秘、狂野的 氣息
這條橫斷北台灣的綠色生態走廊,再涵蓋達觀自保護區在內
匯集低、中海拔200多種的蕨類,從海拔500公尺到1600公尺的物種
幾乎盡覽無遺,可說是臺灣暖溫帶蕨 類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