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326.jpg

遙望對岸的《社子島》,《淡水河》與《基隆河》在此交會後悠游出海

河流,是孕育人類文化的搖籃,也是生態萬物的起源

《淡水河》,這條關係北臺灣生命脈動的河流

猶如印度的《恆河》,埃及的《尼羅河》,如聖河般呵護著生靈萬物

如血液般源源不絕的供給養分,維持五百萬人口的生養作息

北台灣,幾百年來的多元文化都與淡水河水系息息相關

 

 

DSC_0329.jpg

淡  水  河 

DSC_0332.jpg

關  渡  大  橋   

DSC_0387.jpg

基  隆  河

 
淡水河的三大水系----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全部原自於雪山山脈

萬千條彎曲的支流河道,伸向雪山山脈的每一個角落、溪谷

日夜不斷提供晶瑩剔透的水源進入石門水庫、翡翠水庫供養北臺灣生活所需

淡水河最長的水系---大漢溪,源自雪山的《聖稜線》,全長160餘公里

 

但,真正源流之水該從何算起呢?

是從高山稜線上蓊鬱翠綠的森林、岩壁、積雪緩緩滲出的小水滴計起

還是雲層幻化為雨滴,從空中灑落的那一刻開始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也許,詩仙李白的《將進酒》早已為水的蹤影和歸屬有了完美的詮釋

 

 DSC_0013.jpg

大 霸 尖 山

 

DSC_0007.jpg

大、小 霸 尖 山

 
聖稜線 ----天上來的水

 

四月春,大地從沉睡中慢慢甦醒

積滿渾厚冬雪的雪山聖稜線---

雪山主峰、穆特勒布山、布秀蘭山、品田山、池有山、大霸尖山---

在初春溫和陽光照射下,冰雪緩緩融化

從香青,箭竹,松針,一滴一滴向下垂落

自岩縫、溝土、亂石堆汨汨流出

來自四面八方的小水珠,流向山凹,溪澗、岩溝----

輕微的騷動地表,發出細微的嘩啦聲

似乎在愉悅喧嚷即將參與一趟千里奔騰的漫長旅程!

  

P1020344.JPG

P1020350.JPG 

DSC_0190.jpg

 DSC_0601.JPG

DSC_0431.JPG

泰 崗 峽 谷


從幽禁的冰雪中解放的小溪,從三千公尺的高山向下奔騰

衝撞岩壁,切蝕溪床,躍下溪谷,形成瀑布和峽谷

在大霸尖山北端稜線兩側形成《塔克金溪》和《薩克亞金溪》

位在司馬庫斯古道上的《鴛鴦湖》也為塔克金溪注入不小的水量

 

在秀巒,兩溪會合後水勢浩大改稱《馬里科灣溪》,繼續向北流

 經過玉峰之後河岸地形漸漸開闊了

 溪水的切割,島嶼的隆起,兩岸形成平坦的河階台地

 這些平坦的河階台地,居住著泰雅原住民的部落

  

DSC_0151.jpg

秀 巒---軍 艦 岩

 

DSC_0658.JPG

秀巒---泰 崗 溪 與 白 石 溪 交 會 口

 

 DSC_0415.JPG

_DSC0018.JPG

_DSC0011.JPG  

秀 巒--- 楓 香 臺 地 

 

DSC_0673.JPG

馬 里 科 灣 溪

 

DSC_0543.JPG

河 階 台 地--- 泰 雅 部 落

 


泰 雅 英 雄----武 塔 的 傳 奇 故 事

 

在遙遠而又真實的泰雅傳說裡:

居住淡水河流域的泰雅族,祖先來自於南投濁水溪畔《瑞岩社》(仁愛鄉發祥村)

瑞岩社溪畔有一塊五公尺高的巨石---《賓斯布干》

泰雅族相信他們的祖先就是從這塊巨岩裂開誕生

經過數十代的繁衍,族群數量眾多,耕地和獵場不敷使用,達到飽和狀態


泰雅英雄—「武塔」決心去開拓另一片的新天地

他便率領少數族人從北港溪上溯,進入大甲溪流域的梨山一帶

後來又經思源啞口,從桃山、喀拉業翻越雪山山脈的《聖稜線》

進入馬里科灣溪流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的河階台地

而早就在此生活的賽夏族,並沒有排斥泰雅族的入侵

武塔和族人就在淡水河系建立第一個部落---《鎮西堡》


後來,雙方族群為了一段婚事,因賽夏族不願少女外嫁,起了衝突

也導致伍塔之子被殺,武塔不甘受辱就回瑞岩社討救兵

再和「賽夏族」經過一番激戰之後,

泰雅族以武力奪取馬里科灣溪流域的掌控權

 

此後,「武塔」的後代子孫開始在兩岸河階台地---

鎮西堡、秀鑾、石磊、玉峰、新光、抬耀、三光、巴陵,相繼建立泰雅部落

最後更翻越拉拉山、雪霧鬧,進入南北勢溪流域的福山、烏來

最遠,泰雅的勢力發展至屈尺一帶,直逼新店碧潭附近

在那個墾荒的年代,漢人足跡最多至屈尺、廣興一帶

幾乎不敢深入烏來山區,無端惹來殺身之禍

北台灣的半壁江山---雪山山脈盡是泰雅族的勢力範圍

 

DSC_0493.jpg

DSC_0499.jpg

DSC_0510.jpg

DSC_0553.jpg

馬里科灣溪----梯田、曲流、楓紅、瀑布 世外桃源

 

馬里科灣溪從玉峰之後進入深邃的峽谷地形

溪水曲迴盤旋,脫離新竹尖石鄉進入桃園復興鄉

兩岸峽谷逼近,部落間隔岸呼喊,即可入耳相聞

三光和爺亨間的吊橋是部落往來的通道

 

DSC_0205.jpg

DSC_0214.jpg  

三 光 吊 橋 

 

DSC_0508.jpg

爺  亨  梯  田

 

DSC_0201.jpg

 


爺亨,擁有全台最壯觀的梯田景觀

日治時期,日本人為引進水稻栽種

部落全體動員從山頂開闢梯田直到溪底,長達1000公尺

徹底改變了一個遊獵民族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變成農業部落

如今,因為追求經濟效益梯田都改種水蜜桃、紅心番石榴、高麗菜了

而馬里科灣溪有名的香魚,一直是部落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DSC_0833.jpg

 

馬里科灣溪流過爺亨之後,就和源自明池的《三光溪》在《巴陵》會合

從巴陵之後就改名為《大漢溪》又稱大嵙崁溪


從秀巒到巴陵,這段中海拔溪谷,溫帶氣候,四季分明

一月緋紅的山櫻花

三月水蜜桃花

四月的新綠和雪白的油桐花

九月粉紅的山芙蓉盛開

十月黃色王爺葵,隨風搖曳

十一月粉墨登場的是楓紅層層

楓香和青楓色彩繽紛燦爛,隨著北風在飛舞旋轉,展現華麗的風采

 

晚秋,十二月中旬,秀巒的控溪吊橋對岸的楓香林台地

火紅的楓林景色,是秀巒的第一美景

多少重度攝影家和旅人為之瘋迷,比奧萬大更艷麗,更為迷人!

 

DSC05523.JPG

一月 綻放的山櫻花

 

DSC_1025.jpg

三月 水蜜桃花

 

DSC_0771.jpg

十月  王爺葵   又稱五爪金英

 

DSC_0461.JPG

DSC_0484.JPG

青  楓

 

DSC_0096.jpg

玉  峰  楓  香  林

 

DSC_0028.jpg

三  光  楓  紅

 

 DSC_0453.JPG

DSC_0129.jpg 

 DSC_0014.jpg  

槲  蕨  谷  

DSC_0188.jpg

泰  崗  峽  谷

 

DSC_0073.jpg

馬  里  光  瀑  布 

 

DSC_0472.jpg

老  鷹  瀑  布

《泰崗峽谷、老鷹瀑布、馬里光瀑布、槲蕨谷》為尖石增添不少山水之美

 

DSC_0426.jpg 

巴  陵

 
巴陵---隱形水庫•拉拉山神木、水蜜桃之鄉、塔曼峽谷

 

《巴陵》,是北橫的中繼點,一般通稱《拉拉山》

從上巴陵俯瞰溪谷,可目睹馬里科灣溪蜿蜒曲折

穿梭在崇山峻嶺之中的《曲流地形》

以及巴陵有名的《三龜戲水》之風水寶地

每年七、八月暑假是拉拉山的旺季

到拉拉山看神木,吃水蜜桃來巴陵觀光的主要目的

  

DSC_0192.jpg

巴  陵  大  橋 

 

DSC_0195.jpg

巴  陵  虹  橋

 

DSC_0826.jpg

千 里 奔 騰 ---壯 麗 的 馬 里 科 灣 溪 之 曲 流 景 觀  

 

DSC_0829.jpg

三 龜 戲 水---馬 里 科 灣 溪 與 三 光 溪 交 匯 處

 

 DSC_0839.jpg

三 龜 之 ㄧ---三 光 龜  

 

DSC_0865.jpg

中 巴 陵  富 仙 境 度 假 旅 舘 

 

DSC_0856.jpg 

上  巴  陵 街 道 (拉 拉 山) 


在溫帶種植水果始作俑者該是從《武陵農場》開始

當時是為了安置榮民,在武陵農場進行高冷蔬菜和水果的種植

後來,蘋果種植成功,原住民和漢人紛紛進入梨山墾伐種植溫帶水果

從蘋果、水梨、水蜜桃開始走向高經濟效益作物

當梨山的開墾達到飽和狀態時

部分果農就遷移來到拉拉山開墾,結果複製成功

更打響《拉拉山水蜜桃》的名號,使巴陵成為觀光風景區

  

000001.JPG  

拉 拉 山 神 木 


事實上,雪山山脈就是一座隱型水庫,神木的故鄉

從鎮西堡、司馬庫斯、雪白山、鴛鴦湖、棲蘭、巴博庫魯、玫瑰西魔

塔曼山、拉拉山,北插天山神木群、赫威神木

整條稜線都是千年檜木森林

淡水河流域豐沛的水資源,就是靠這些巨大的神檜森林調節供給 


檜木,是台灣最珍貴的植物,成長緩慢,百年成材,千年才略具巨木之姿

台灣的檜木分《扁柏》和《紅檜》二種,扁柏就是一般日語通稱的Hinoki

扁柏,具有的濃鬱香氣,防蟲耐腐,紋理細緻,不易龜裂變形的珍貴木材

紅檜,台灣的特有種,材質稍遜扁柏,但也屬一級珍貴木材

 

全世界只有幾個區域有檜木的生長

北美洲的東海岸、西海岸、日本,以及台灣

而台灣是檜木生長的最南界限

也是唯一亞熱帶氣候卻能擁有雲霧帶環境,適合檜木生長的國家

全世界七種檜木,台灣就佔了兩種,其珍貴可想而知

 

 DSC_0488.JPG

DSC_0498.JPG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劫難逃!

日治時期日本人從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大量砍伐檜木運回日本

現代僅存的神木群,能逃過斧鋸之災

是因林道尚未開通,而得以保留的少數幸運者而已

或是因樹心腐蛀中空的紅檜,被手下留情放生罷了

  

日本日光箱根 1085.jpg

日 本  明 治 神 宮 大 鳥 居

 

日本日光箱根 1086.jpg

 

猶 記 得,去 在 日 本 關 東 旅 遊,參 觀 日 本《明 治 神 宮》

在 大 鳥 居 旁 立 牌 清 楚 標 示

 取 材 於 濁 水 溪 源 頭 ---《丹大山》之 扁 柏

 

 

DSC_0425.jpg  

IMG_2958.jpg 

大  漢  橋 

 

DSC_0672.jpg

高 空 彈 跳---  放 手 一 博 的 滋 味

 

DSC_0673.jpg

一 流 的 跳 姿 --- 漂 亮 到 極 點 !!

 

DSC_0675.jpg 


巴陵以東的《大漢橋》,橫跨在塔曼溪上,這裡是寬尾鳳蝶的棲息地

每到假日,許多年輕人來此體驗高空彈跳、放手一博的滋味

佇立在橋頭,俯瞰深邃的峽谷,喘急如白練般的溪水,競相奔入碧綠的深潭

多麼令人嚮往與世隔絕的天地

這道天塹峽谷,曾經讓我眷戀、徘徊多年,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直到那一天,我終於叩開這扇門,漫步在谷中-------

 

 

R1230754.jpg

DSC_0627.jpg 

R1230708.jpg

塔  曼  峽  谷  

DSC_0646.jpg 

DSC_0255.jpg

幽 靈 瀑 布,人 跡 稀 少,甚 為 幽 靜

 

DSC_0283.jpg

DSC_0341.jpg  

DSC_0361.jpg  

 


大漢溪----巴陵攔砂壩、放竹把、鬼門關

 

為了防止石門水庫淤積,石管局在上游---大漢溪和馬里柯灣溪共建了五座攔砂壩

依序是秀巒壩、玉峰壩、砂崙子壩、巴陵壩、榮華壩、義興壩

民國66年完工的《巴陵攔砂壩》該是台灣最大、最高的人工瀑布

《巴陵攔砂壩》、《巴陵虹橋》、《拉拉山神木群》是巴陵的三大地標

 

 

DSC_0465.jpg  

玉 峰 攔 砂 壩   氣 勢 雄 偉

 

000004.JPG

巴陵攔砂壩 ---巴陵三大地標  高38公尺 寬80公尺

 

DSC_0188.jpg

被 自 然 的 力 量 摧 毀 了 !!

 

人類與自然抗衡,終究敵不過自然的威力

《巴陵攔砂壩》在度過三十年風光歲月之後

96年9月18日韋帕颱風來襲,被巨大水量衝垮了

從此回歸自然,那道宏偉的瀑布景觀只能在我的記憶裡回味了

 

 

DSC_0489.jpg

DSC_0516.jpg

大漢溪旁滿山的桂竹林 

 

桂竹,在大漢溪流域旁常見的植物,也是人類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建材

桂竹用途雖廣,但價格低廉,靠人工般運絕對不划算

在北橫公路未開通前,最方便的運輸方式是---《放水流》

靠著大漢溪,才把萬千竹竿從巴陵放流到大溪

五、六月是水量是放竹把最合適的時機

早上從巴陵出發,下午就抵達大溪了

 

但自從建了攔砂壩之後,放竹把的流放形式就走入歷史了

更可惜的是,石門水庫完成之後

對於要降海到河口產卵的香魚,生機也完全滅絕了!

 

 

DSC_0004.jpg

DSC_0186.jpg

  華  霸  也  淤  積  了,只 剩 引 水 道 口 而 已

 

DSC_0449.jpg 

雪  霧  鬧  乾  枯  溪  床  毫  無  生  機

 

DSC_0820.jpg  

 DSC_0798.jpg

從榮華霸送往義興發電廠的引水道,隱藏在峽谷底端 

貫穿北橫群山 ,一般人極難見到 !

 

DSC_0797.jpg

DSC_0809.jpg

 


大漢溪過了巴陵攔砂壩之後,繼續往北流

一路在懸崖峭壁夾峙的峽谷中奔流

過了《榮華霸》後溪水被阻截,進入引水道送到下游的《義興發電廠》發電

乾枯溪床急遽陡降,成九十度右轉流過《雪霧鬧》山腳下,溪底生態徹底滅絕了

經過高坡峽谷,義興壩,羅浮後會合宇內溪注入石門水庫

經過漫長的旅程,溪水總算得到喘息的空間,暫時安定下來

 

 

DSC_0440.jpg

雪  霧  鬧  隧  道  

 

DSC_0464.jpg

DSC_0465.jpg

鬼  門  關---雪 霧 鬧 舊 道 


在《雪霧鬧隧道》未開通前,這個路段是出名的鬼門關

以前的舊道是在外側的峭壁開鑿而成

動不動就落石、坍方,以致發生不少的意外事件

尤其是在陰雨天路過此段,我總得默念一聲菩薩保佑,才加足馬力衝過去

猶如是劫後餘生撿回一條命!

直到有一天,落石又砸死搶修坍方的怪手司機

公路局才決定開挖隧道,給居民、遊客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DSC_0161.jpg

石 門 水 庫

 

DSC_0558.jpg 

DSC_0177.jpg

復  興  橋

 
淡水河----黑色死亡水域、哀傷無奈的結局

 

從石門水庫後,白練般的溪水開始進入最坎坷、嚴酷的旅程

大漢溪水穿越大溪、三峽、土城、板橋進入喧囂的都會區

它提供了人類的生活需求,人類卻報以無情的手段對待之

不斷的濫墾和盜採砂石,破壞河道

甚而丟棄垃圾、排放廢水盡情的肂虐和摧殘

溪水毫無怨言的默默承受

 

帶著滿身的傷痕,在江子翠會合烏黑的《新店溪》繼續苦難的旅程

大漢溪在此更名為《淡水河》,帶著滿身污泥穿越中興橋、台北橋

到達社子島之後,兼容並蓄再度接收《基隆河》污濁不堪的溪水

在穿越關渡大橋後,最終帶著哀傷入海,完成這趟160公里艱辛的旅程!

 

 

DSC_0325.jpg

淡 水 河 與 基 隆 河 交 匯 口--- 社 子 島

 

DSC_0341.jpg

DSC_0383.jpg

 

命運的結局是如此不堪,令人心疼和無奈!

如果溪水有知,它是否仍願從森林、岩縫緩汨滲出

千里奔向那充滿苦難、汙穢的漫長旅程 ?


流水悠悠何處是歸屬,碧藍的海洋或是天上漂浮的雲彩!

 

 

 


 

arrow
arrow

    彭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